服务热线:
0536-5119609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0536-5119609
电话:135 6369 1122 李经理
电话:139 5364 0881 张经理
电话:183 6632 9666 栾经理
邮箱:sgrhny@163.com
地址:山东寿光潍坊科技学院(孵化大厦A座)
物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
作者:润宏农业 浏览量:608 发布日期:2021-09-24 09:28:12
大数据与物联网等技术融合在农业各领域的不断深入,推动了农业向精准、智慧方向发展。
根据目前农业信息技术主要应用领域和产生大数据的主要来源分析,可以将其应用领域归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过程管理。生产过程管理的典型例子是精准农业。精准农业根据智慧农场里一操作单元的具体需求,定时、定量地调整指定区域土壤和作物的各项管理措施,优化各项资源投人的量、质和时机,以取得最高产量比和最大经济效益。与此同时,还可以兼顾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防止土地等农业自然资源恶化。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处理,提高整个农业生产过程的监测精准化、决策智能化、管理和调控科学化程度,进而优化农资配方。智慧化的管理决策和设施控制,使农业实现增产、农民获得增收。
2.农业资源管理。农业资源指的不仅是土地和水等自然资源,还包括各种农业生物资源和积累的农业生产资料等。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却因为种种原因可利用的农业资源越来越少。农业资源信息化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了海量数据,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数据类型多样,还存在大量非结构化数据。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上应用后,非结构化数据更是快速增长,如何充分利用以发挥农业大数据的价值已成为当前重要任务。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融合应用,对农业资源进一步优化统筹、合理利用,能够实现农业高产优质和节能高效的可持续发展。
3.农业生态环境管理。农业生态环境具体包括土壤、大气、水质、气象、灾害等,要实现高产、节能、高效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这些影响因子进行全面监测、精准化管理。荷兰、法国、以色列、澳大利亚等的农业大在环境动态监控方面已较普遍。实践证明,培育环境的优化管理能够保证作物的稳产高产,实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及病虫害的发生,增加了规模效益。我国所采用的培育环境动态监控及管理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限制了农业总体效益的进一步提高,而且我国地域、水土、气候的南北差异,使得国外经验并不完全适合我国国情或本地情况。因此,研制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生态环境动态监控与管理系统是重中之重。
4.农产品和食品安全管理。农产品和食品安全管理涉及的因素和环节很多,包括产地环境、产业链管理、产前产中产后、储藏加工、市场流通领域、物流、供应链等方面。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农产品的内在品质,进一步影响人体的健康状况。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目前我国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上存在问题,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化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研究,能有效提升食品质量管理效率,保证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物联网与大数据结合最大的优势在于数据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农产品全产业链上质量安全数据存储后,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深度挖掘,并形成质量安全报告。一方面可以使得社会公众能够阅到准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另方面可以对安全管理系统提供数据反馈,最终形成个完整的质量安全数据闭环。
5.农业装备与设施监控。农业装备与设施监控是基于GPS、CPRS和IS的监控管理信息系统,包括终端、通信网络和监控中心3部分,可以实现对农机装备和基础设施的状态监控、远程故障诊断以及资源调度服务等方面的智能化管理和应用。目前,国外很多大型农业装备已经实现远程实时监控,系统终端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向监控管理中心实时传输农业装备的位置及工作状态。